【弘扬善水文化 共建书香水韵】读《山腰上的中国:红旗渠》有感
来源:文/引汉济渭公司 姚文华 发布时间:2025-09-29 阅读数:42
编者按: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、启智增慧、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,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,树立崇高理想,涵养浩然之气。陕西水务发展集团以书为媒,以水为魂,大力弘扬“善水”文化理念,让书香与水韵在水务发展集团与职工文化生活中交融共生,汇聚水务发展内生动力。
“幸福不会自天而降,它是对奋斗者最好的奖赏。”杨震林在书中这样写道。
“一道20厘米宽的厚厚老茧,像一条赤褐色的带子,环绕在任羊成腰间……直到红旗渠建成30年后,任羊成腰间的老茧才完全消退”寥寥数笔勾勒出的只是奋斗的轮廓,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深意才更让人动容。1960年红旗渠动工,正逢我国困难时期,在“三无一少”(无技术、无经验、无材料、经济物质短少)的情况下,林县人一锤一钎一双手,花费十年之功,劈太行,引浊漳河水,创造了“人工天河”的历史奇迹。
读《山腰上的中国:红旗渠》一书,有感于林县人的拼劲、修渠事的艰劲、兄弟情的暖劲,更震撼于这跨越半世纪的榜样力量。
感于林县人,自力更生,敢教日月换新天。一句“国家没钱,我们自带干粮也要修成,这是祖祖辈辈的大事”,沉重但又极具力量。第一天,就有3.7万民工自带镢头、铁锨、抬筐、口粮参与修渠。“男女老少齐上阵,牲口驮,肩膀扛,小车推,马车拉,就连孩子们放学后也顺路捎块石头送到工地。”吃不饱、生产力低下,有问题就想办法,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,自己修路、造工具、盖房子、烧石灰,甚至创造了很多先进工具和先进经验,如明窑烧灰法、空运线、转盘罐车、土吊车等,用苦干代替苦熬,终得功成梦圆。在林县人充分依靠群众、克服万难、敢干真干、兴水利民的治水工作中,打造了滋养后代的“精神运河”,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红旗渠精神。
感于修渠事,艰苦创业,重把林县整河山。一碗小米粥是对延安精神的一脉相承。“吃小米饭,攻理论山”是党在延安时期的写照;一碗小米稠粥,也要和大伙的稀粥混在一起喝,这是党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建设红旗渠期间,县委书记杨贵与民工的零距离。红旗渠是精神丰碑,也是延安精神的卓越延展。延安大生产时期,“一架纺车,纺出一个新中国”。建设红旗渠期间,小推车是修建红旗渠的重要运输工具,甚至县长李贵曾带领一支数百人的小推车运输队,冒雨几百公里来到洛宁,数百名山里汉子硬生生地把500吨炸药和200万个雷管用小推车推回了林县,一架架小推车推出了“世界第八大奇迹”。
感于兄弟情,团结协作,异地引水一盘棋。红旗渠是一项跨省跨县跨流域的大型水利工程,总干渠共有70.6公里,其中山西省平顺县境内就有19.6公里。施工必然要破坏土地、毁坏庄稼,影响周边村民、惊扰牲畜,修建引水渠必然也会增加对上游的要求,诸如此类,山西省顾全大局、充分支持,红旗渠不仅是林县人的生命渠,也是山西和河南共同打造的连心渠。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,是山西和河南人的精诚团结,是邻省兄弟情、是骨肉相连、是太行情结、是有利于人民的事都鼎力支持,这才有机会让坚韧勤劳、不认命、不服输的林县人开山造渠,得以出现渠水泽润庆丰收的景象,结束“看天吃饭”的历史,打造中国“水长城”。
感于榜样力量,无私奉献,坦荡如砥润一方。在修建拦河溢流坝的第三级截流工程合龙时,不得已采用用人墙拦水的笨方法,共产党员、共青团员们主动请缨,组成截流突击队跳入泛着冰碴的河水中,岸上的人也纷纷加入,形成了七道人墙,共同助力截流成功。党员、团员冲在前做示范,激发干劲,攻无不克。“干部的工作量要比群众大,口粮标准要比群众低”“领导先行先试,再定民工任务量”干部打样,推进工作必然势如破竹。党建融合绝不是花拳绣腿,是要有真东西的。万变不离其宗,跟着优秀党员、跟着榜样真真切切地在事业中干,润物细无声才是最高效的融合。县委书记杨贵饿晕倒,县长李贵当场脱鞋捐赠,马有金喝水撑肚子……他们无私无畏、忍辱负重,顶着政治压力、破釜沉舟,抱着“渠成水不到,一死谢人民”的心态,终将红旗渠挂在了太行山的山腰上,滋养千千万万个林县人,打造日新月异的新林州。
我跟着杨老师的思绪,想象着挂在绝壁之上的红旗渠的修建过程,突然“神炮手”常根虎炸山后,从烟尘中走出来的场景浮现在我的脑海中,一时间,我恍惚了,甚至不能准确分辨走来的是常根虎,还是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洞贯通时,从掌子面伸手不见五指处走出来的工作人员。引汉济渭工程虽然依托硬岩掘进机大型设备,但穿越秦岭面临岩爆、凸涌水、超硬岩等问题,仍然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,终于,十年磨一剑,引汉济渭一期工程2023年7月先期通水。在供水高峰期,引汉济渭供水量达到西安市主城区的一半,综合效益日益凸显。
2024年底,引汉济渭工程与红旗渠等一起入选“共和国印记”见证物。如果将来有专家学者为汉济渭工程著书立说,千千万万个可歌可泣的故事中,有他、有你、也有我,因为我们和红旗渠的建设者一样,都是为幸福努力的奋斗者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,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,永远震撼人心。”想必,引汉济渭应如是。
相关信息
地址:西安市未央区浐灞大道2021号
邮政编码:710018
Copyright 2024 sxswfzjt.com All Right Reserved
备案号: 陕ICP备2024028293号 版权所有 @陕西水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